佛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佛经 预言 佛学

佛学

2024-07-09 07:39: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英国驻华使馆政务处孟加思先生拜访中国佛教协会

又有布莱恩·霍顿·霍奇森 (Brian Houghton Hodgson 1800-1894) 于1820年被派往尼泊尔任公职, 他精通尼泊尔语和尼瓦尔语。在尼泊尔的二十多年当中, 他搜集到梵文贝叶经文献三百八十部及梵文纸本多件, 分别赠给伦敦皇家亚洲学会和牛津大学六十六部。之后, 他又从西藏运了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到英国。当时因为法国著名佛教学者尤金·比尔奴夫 (Eugene Burnouf 1801-1852) 精通东方语言如波斯语、巴利语、梵语及古楔形文字, 所以霍奇森也分赠一百七十一部给巴黎亚洲学会 (贝叶经后来藏于巴黎图书馆) 。后来他又厚赠给他敬佩的印度学者密多罗 (Rajendralala Mitra) (贝叶佛经于加尔各答图书馆) 。这三百八十一部佛经中, 包括有《八千颂般若》《普曜经》《法华经》等大乘经典。在1825年, 比尔奴夫将《法华经》译成法文并出版。三十年后即1882年, 荷兰学者柯恩再译成英文收在《东方圣书》丛书中。由于霍奇森在尼泊尔国内收集到丰富的梵文经典, 并分赠给印度与欧洲各国图书馆收藏, 由此促成欧洲学者研究梵文大乘佛教思想的开端, 进而校订梵本原文, 翻译并编著梵文文法及梵文辞典等出版。

英国东方学家塞缪尔·比尔 (Samuel Beal1825-1889) 在中英鸦片战争时期, 为海军随军牧师, 随部队前往中国, 1877年退役后被聘为伦敦大学中文教授, 于1869年英译发表《法显宋云游记》 (Travels of Fah—Hian and Sung—Yun.Buddhist Pilgrims from China to India) , 1884年再译玄奘的《大唐西域记》 (Si—Yu—Ki, Buddhist Records of Western World) , 1900年出版译自中文的《佛所行赞》 (The Fo—Sho—Hing—Tsan—King.A life of Buddha) , 1911年出版英译的《慈恩传》 (The Life of Hiuen—Tsiang) 介绍玄奘大师。他的翻译著作令英国的东方学家们大开眼界, 使他们了解到要研究佛教, 除了梵文、巴利文外, 汉文佛教经典也是不容忽视的。

之后又有英国驻尼泊尔公使的军医丹尼尔·赖特 (Dr.Danial Wright) 受到剑桥大学高爱勒的嘱托, 于1873年至1876年间, 在尼泊尔做第二次梵文典藉的搜集, 三年中共购八百五十部梵文经本, 其中有三百二十五部佛经。

1879年, 英国爵士爱德温·阿诺德 (Sir.Edwin Arnold 1832-1904) 的著作《亚洲之光》 (The Light of Asia) 出版, 该书是诗歌体裁的佛陀传, 辞语典雅优美, 生动地描写了佛陀从出生至成正觉的过程, 成为英文佛书的名著, 很受学者和一般人士欢迎。后来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 再版八十多次。很多欧洲人因此书认识佛教, 进而信仰佛教甚至出家修行。

阿诺德还著有《薄伽梵歌》 (The Song Celestial or the Bhagavad—Gita) , 《死亡的秘密》 (The Secret of Death) 和《印度田园诗》 (Indian Idylls) 等。1885年, 他曾造访印度菩提伽耶, 并撰写了多篇报导, 引起世人对菩提伽耶的主意。1891年, 他和锡兰佛教徒达摩波罗 (Anagarika Dhamapala 1864-1933) 一起创立摩诃菩提协会 (The Maha Budhi Society) 旨在从印度教中收回菩提伽耶大塔等佛教圣地, 但是至今尚未成功。

1857年, 莫尼尔·威廉姆斯爵士 (Sir.Monier Williams 1819-1899) 完成了《实用梵文文法》 (A Practical Grammar of the Sanskrit Language) 的编撰并由牛津出版。1899年, 他的另一部巨著《梵英大辞典》 (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也由牛津出版, 是梵文辞典的权威。这两本书和辞典的出版, 对学习梵文及研究梵文经典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二十世纪初, 马尔克·斯坦因 (Sir Marc Aurel Stein 1862-1943) 得到英国政府赞助, 率英国探险队四次前往中亚探险, 1907年于敦煌莫高窟千佛洞发现历史上最早 (868年) 的印刷本《金刚经》及包括龟兹文、于阗文、回鹘文、土尔古语、粟特文等梵本经典、绘画, 绣像、卷子、印本等。斯坦因后来收买看守莫高窟的朱元箓道士, 以很少的金钱收购了24箱写本和印本经卷, 四箱绘画、绣像等珍贵文物, 所获丰富, 每件都是稀世珍宝。运回英国后, 震惊西方学术界, 因而引起法、日、俄、德、美等国探险队接踵而至西域探险发掘, 也都有所掳掠而归。

太虚大师在英国

英国近代研究般若颇负盛名的佛经翻译家及佛学家艾德华·孔兹博士 (Dr.Edward Conze 1904-1979) 在二十四岁时就已经学会十四种语言, 包括梵文, 毕生投入对佛学的研究、翻译及著述。1951年他出版了《佛学——它的本质与发展》 (BuddhismIt Essence and Development) ;1955年出版了《大智度论》英译本 (已出二十余版) ;同时他还编辑出版了《般若文献辞典资料汇编》 (Materials for A Dictionary of the Prajnaparamita Literature) 。之后二十年里, 他翻译了三十几卷梵文本的般若经, 包括《金刚经》与《心经》。孔兹是欧美近代著名的般若学专家, 他学识渊博, 翻译精确, 深为世人所敬佩, 被誉为“西方的玄奘”。他不仅是佛教学者, 也是一位修行实践者, 特别是静坐止观的练习, 著有《佛教禅修》 (Buddhist Meditation) 。他是西方佛教学者中真正修行佛法的先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英国佛教受到战争的影响, 伦敦及其他各地佛教的弘法工作多数停顿下来, 二战结束后才漫漫恢复。

1964年5月24日, 泰国有两位比丘飞至伦敦弘法, 一位是智成上座 (Nanasiddhi) , 另一位是帝须达多 (Tissadatta) 法师。他们都来自曼谷大舍利寺 (Wat Mahadhath) , 智成上座获泰国巴利文最高学位, 也是传授止观的著名大师并精通阿毗达摩。帝须达多为智成上座的后学, 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毕业, 通晓英文。智成上座和帝须达多是最早来英国弘法的僧众, 他们也得到泰国政府的支持, 努力筹划和促成泰国寺院“佛光寺”于1966年8月1日在伦敦落成开光。至此, 英国已有寺院及僧团, 可以说三宝具足。

后来也有本地出生的英国人接触到佛教, 到缅甸出家受戒, 回到英国弘法。如威廉·珀弗斯特 (William August Purfurst, 1906-1971) 于1952年在缅甸比丘帝罗尊者座下出家成为沙弥, 法名达摩难陀 (Dhammananda) , 他出家后, 严格地遵守上座部佛教的戒律, 他想要证明上座部佛教出家人的生活方式是可以行得通的。达摩难陀奔走于英国各地的弘法活动, 经报章杂志及新闻广播的报导, 吸引了许多英国人对佛教的关注, 也得到一批人的护持。之后, 为了筹集前往亚洲求受比丘戒的旅费, 达摩难陀还要还俗赚钱。他虽然修学的是缅甸上座部佛教, 可因为申请不到缅甸签证而得到当时正在英国访问的泰国法身寺提达瓦多长老 (Phra Thittavaddho) 的帮忙, 取得泰国签证。于1953年在泰国吞武里先受沙弥戒, 再受比丘戒, 成为第一位在泰国出家的英国比丘。取新法名迦毗罗瓦多 (Kapilavaddho) , 他精进修学内观禅法, 并通过经律论三藏的考试, 被认证为合格说法的法师和教授内观的禅师。同年十一月他获准回英国弘法, 回国后, 住在伦敦佛教精舍。

1955年, 又有三位青年追随迦毗罗瓦多比丘受沙弥戒, 十一月时他发起成立英国僧伽信托基金会来护持僧伽, 由忠实的护持者西里尔·巴特利特 (Cyril John Bartlett) 担任会长。1956年1月迦毗罗瓦多比丘带领三位到泰国求受比丘戒 (他们是Saddhavaddho比丘, Vijjavaddho比丘, Pannavaddho比丘) , 在曼谷造成轰动, 传戒当天, 有上万人前往观礼。

由于迦毗罗瓦多的弘法工作非常繁忙, 除了照顾伦敦各大学和曼彻斯特的弘法活动外, 他还要到欧洲各国演讲。德国哲学博士斯克罗德 (Dr.Lisa Schroeder) 和她的两个双胞胎弟弟后来都发心到英国出家。庞大的工作量最后让迦毗罗瓦多的身体亮起了红灯, 医生宣布他只剩下几个月的寿命, 要他停止所有工作, 他于1957年还俗养病, 改名蓝多 (Richard Randal) 。1967年, 恢复健康的蓝多被再请回僧伽会帮忙, 几个月后, 他再度出家受戒成为迦毗罗瓦多比丘。马上投入紧凑的弘法活动, 处理繁琐的僧伽会务及解决四位数的财务赤字。随着他的回来, 以前的许多护法也再度投入僧伽会的活动, 僧伽会的佛学讲座和禅修课程在当时社会上有很高的评价, 因为迦毗罗瓦多比丘自己与官方机构及新闻界的友情, 以及与医学界及社会团体的互动, 英国僧伽会快速发展成长。在迦毗罗瓦多比丘的领导下, 英国僧伽信托基金会财务状况趋于稳定, 也恢复原有支持僧伽生活的功能, 到1970年八月, 迦毗罗瓦多比丘再度因为健康问题而脱下僧衣, 一年后往生。

成立于1956年的英国僧伽信托基金会, 其目的是在西方成立南传比丘僧团, 但是, 由于生活习俗和文化环境的差异, 此一目的始终未能达成。1972至1976年间, 僧伽会陷入青黄不接的状况, 1976年, 时任会长乔治·夏普 (George Sharp) 亲自到泰国拜访两位著名禅师——阿姜摩诃布瓦和阿姜查 (Ajahn Chah) , 请求他们派遣森林比丘到英国驻锡翰普斯泰精舍 (The Hampstead Buddhist Vihara or Dhammapadipa) 并教授禅法。因为阿姜摩诃布瓦曾经访问过翰普斯泰精舍, 知道西方国家对比丘戒律的不了解, 以及居民与僧伽互动的困难, 而且僧伽精舍在一间酒吧的对面, 不适合森林比丘, 所以没有答应乔治·夏普的请求。但是, 阿姜查却于1977年前往英国了解情况, 他带着阿姜苏美多 (Ajahn Sumedho) 和其他三位西方比丘同行。几经艰辛, 后来终于在英国成立了森林上座部佛寺及其僧团。

僧护 (Sangharakshita) , 原名丹尼斯·林伍德 (Dennis Lingwood) 1925年生于英国伦敦, 年轻时因读了《金刚经》有所体悟而信佛, 二战时入伍, 被派往印度, 二战结束后, 他留在印度出家, 1949年受南传沙弥戒, 法名僧护。一年后在鹿野苑受比丘戒, 之后的14年他一直留在印度, 曾担任《摩诃菩提》杂志编辑十二年。僧护不想拘限于某宗某派, 南传、北传、藏传他都学。1964年, 他受“英国僧伽信托基金会”的邀请回英国弘法, 他观察到, 当时在英国弘法的南传佛教僧人很强调僧人外在形相, 严格守持戒律。但是, 在西方文化环境的现实中, 时时处处难行的困境。僧护自己对大乘菩萨道很推崇, 对《维摩诘经》很赞叹, 因而提出新的佛教团体理念, 他深感佛教若要在西方发展, 需要在经济上独立, 在戒律上调整。因为他的理念与传统佛教有冲突, 1966年他被英国僧伽信托基金会解聘。他于1967年创立“西方佛教僧团之友” (Friends of The Western Buddhist Order) , 其核心组织“西方佛教僧团” (The Western Buddhist Order) , 其成员都是皈依受戒的弟子, 他们发愿精进修行, 实践佛法、弘扬教义。该组织于2010年在全世界统一改称“三宝普济会” (Triratna Buddhist Community) 。位于贝斯纳尔格林 (Bethnal Green) 的伦敦佛教中心 (London Buddhist Centre) 是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会所, 每天中午对初学者提供午餐及静坐教学课程。

英国议员代表迎接印顺大和尚一行

西方佛教僧团之友不归属于任何传统教派, 只将自己视为“佛教徒”。他们有居家的生活, 也有寺院式生活, 是一种新型的改革的佛教团体运动。他们以八正道的“正命”来为弘法事业上的经济独立, 他们在英国各地建立分支社团和中心, 在197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 他们在社区经营饭店、书店、印刷厂、园艺所、建筑公司等, 同时也潜心研究佛法。该组织在北欧、澳大利亚、及太平洋诸岛各地都有支持者, 僧护自己改畜长发, 只有特别仪式时才穿上僧袍主持, 他同时也剃度弟子。他的改革在1970至1980年代被批评为不够虔诚, 修行很松弛, 有纵情享乐的倾向而受到传统佛教的排斥。虽然僧护是一位争议性人物, 但其西方佛教僧团之友成长快速, 也是佛教在西方国家弘传中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二、佛教在美洲——美国

在1893年的芝加哥世界宗教会议 (World Parliament of Religions) 上, 日本禅宗代表释宗演法师 (1860-1919) 和斯里兰卡的佛教教师达摩波罗成功地将佛教介绍给了美国, 这是佛教正式传入美国的标志。然而, 美国佛教研究是在西欧的影响下起步的, 早在1844年1月, 波士顿《日晷》 (The Dial) 杂志第四卷第三号上发表了《法华经》英文节译, 题为《佛陀的布道》 (The Preaching of Buddha) 是转译欧洲佛教研究之父法国学者尤金·比尔奴夫的一篇文章。美国的第一位佛教徒是奥尔科特上校, 1880年, 他为了追求佛陀纯正原始的教义, 远赴锡兰受持三皈五戒, 成为第一位美藉优婆塞。也正是奥尔科特资助达摩多罗代表佛教出席1893年芝加哥世界宗教会议的,

1881年, 英国著名佛教学者戴维斯访问美国, 对美国学术界的佛教研究起到了开拓作用, 尤以梵文、巴利文学者亨利·克拉克·华伦 (Henry Clarke Warren, 1854-1899) 和毕业于耶鲁大学精通梵文和印度学, 任教于哈佛大学的梵文教授查尔斯·罗克韦尔·朗曼 (Charles Rockwell Lanman, 1850-1941) 在1891年共同创办的《哈佛东方丛书》 (The Harvard Oriental Series) , 翻译出版了多部有影响的佛教经典, 如《本生经》 (Jatakamala) 、《佛教翻译》 (Buddhism in Translations) 、《法句经注释》 (Buddhist LegendsTransl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Pali Text of the Dhammapada Commentary) 、《经集》 (Buddhist’s TeachingsBeing the Sutta—Nipata or Discourse—Collection) 以及《清净道论》 (Visuddhimagga of Buddhaghosa) 等, 成绩斐然, 得到许多人的关注, 成为佛教在美国弘扬的原动力。

德裔学者保罗·卡罗斯 (Paul Carus 1852-1919) 参加1893年的芝加哥世界宗教会议后, 觉得佛教是最理性的宗教, 值得介绍给西方世界, 他于1894年仿照《新约》的体裁, 选用上座部佛教的资料, 以譬喻的方式述说佛陀的故事, 出版他的第一本书《佛陀的福音》 (The Gospel of Buddha) 。这是认识佛教很重要的工具书, 非常畅销, 并被翻译成日文和斯里兰卡文广为流传, 成为佛教学校的教科书。

梵文大师威廉·德怀特·惠特尼 (William Dwight Whitney 1827-1894) 出生于美国麻州, 1850年前往德国跟古印度语文学家阿尔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韦伯教授修学梵文, 1854年受聘为耶鲁大学梵文教授, 1879年出版著名的《梵文语法》 (Sanskrit Grammar) 列出四千多条规则。

二十世纪上叶, 耶鲁大学的富兰克林·埃杰顿教授 (Franklin Edgertor 1885-1963) 除了翻译《薄伽梵歌》外, 还编有《佛教混合梵文辞典》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是佛教文献巨著。

美国佛教禅宗的先驱德怀特·戈达德 (Dwight Goddard 1861-1939) 原是一名机械工程师, 29岁时因为妻子去世而进入哈特福德神学院, 毕业后被派往中国传教, 在中国时, 对佛教产生兴趣, 进而研究佛教各宗派并改信佛教。1928年在纽约接触到日本禅宗, 随即前往日本, 得遇铃木大拙, 在京都相国寺学禅八个月, 他从一个机械工程师成为一个传教士, 再变成了一个佛教徒, 一位禅者。他决定将佛教介绍给西方世界。1930年, 他创办了《禅》 (Zen) , 还写了《佛陀的正道》 (The Buddha’s Path) 。他用科学、实用、通俗的文辞介绍佛教修行的方法, 用科学的头脑加传教士的口才, 将禅修的方法介绍给大战后萧条的美国社会。他和铃木大拙一起翻译了《楞伽经》 (Lankavatara Sutra) 并出版《佛教圣典》 (A Buddhist Bible) 。他把上座部、大乘、及藏传佛教和禅宗的重要经典节录编辑出版, 向美国人介绍古老的宗教如何解决现代人的问题, 在1920至1950年代对佛教在美国的弘传产生很大的影响。戈达德还试图在美国建立传统的僧团制度, 他认为佛教的修学以在家方式的修行是不可能完成的, 于是在1934年成立了男众修行团体“佛陀的追随者”——一个美国僧团 (The Followers of Buddha, An American Brotherhood) 道场夏季设在佛蒙特州, 冬季设在加州。但此团体很快地因为成员太少而解散, 他的用意是在厘清出家僧团与在家人的职责, 让出家僧众在居士的护持下得以安心办道。 (Richard Hughes Seager, Buddhism in America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2.PP45-46) 他的出发点很好, 可惜现实的环境使他的努力没有成功。

净海长老说“大多数美国人很欣赏佛法带来的智慧, 但又不想受到僧团戒律的约束, 许多美国人推崇非正式僧团的方式, 觉得这种新的佛教僧团才能适应现代生活和在家人的需要。但有些人认为缺失传统的僧团戒律将阻碍佛法在美国的发展, 同时也会失去正统的教法”。 (《西方各国佛教略史》)

日本禅宗各派及净土真宗、天台宗在美国都有很大的发展, 尤其是日本禅宗有很多美国信众, 在这里介绍一位比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前角博雄 (1931-1995) , 他是一位在1960年代对美国佛教影响很大的禅师, 他1956年移民到加州住持“禅宗寺”, 师承安谷白云, 来美国后又亲近千崎如幻和铃木俊隆, 进入大学加强英语能力, 之后开始教导讲英语的学生。他于1976年创办“洛杉矶禅修中心” (Zen Center of Los Angeles) , 之后, 又相继成立了五个得到日本曹洞宗认定的道场。另外还有所属的50多个禅修组织, 他的十二位得法弟子及栽培的五十多位禅师, 日后在美国各处教禅, 对日本禅在美国的弘扬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前角博雄的弟子伯纳·格拉斯曼 (Bernie Glassman 1939-) 是加州大学应用数学博士, 也是洛杉矶禅修中心的创办人之一。格拉斯曼于1980年搬回纽约市后, 非常关注和探索社区存在的问题, 设法让禅与社会企业相结合, 开创纽约禅共同体。1982年, 他利用贷款开设葛雷史东糕点烘焙坊 (Greyston Bakery) , 为纽约扬克斯 (Yonkers) 贫民区的游民提供工作机会, 其成功的员工训练和经营管理, 让格拉斯曼成立葛雷史东基金会 (Greyston Foundation) 并建设供低收入者居住的公寓、配套服务、儿童保健、课外活动及爱滋病医疗和住房等。葛雷史东糕点烘焙坊成立至今已三十多年, 现在能生产精美糕点供应曼哈顿最好的餐厅, 及生产全美出名的班与杰瑞冰淇淋 (Ben and Jerry’s Ice Cream) 。烘焙坊现雇有七十多名员工, 年盈余额一千多万美元。葛雷史东基金会根据佛教价值观开发出来的纽约禅社区 (Zen Community of New York) 已被认证为全国社区经济发展成功的模式, 也是禅学实践最佳的例子。这个经验模式很值得其他宗派借鉴。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 由于美国移民政策的放宽, 南传上座部佛, 中国汉传佛教, 及藏传佛教都相继传入美国。1965年, 由斯里兰卡大长老慧狮尊者 (Most Venerable Madihe Pannasiha Mahanayaka Thera, 1913-2003) 赞助下成立于华盛顿特区的第一个上座部佛教道场——华盛顿佛教精舍 (Washington D.C.Buddhist Vihara) 。1975年, 美国第一座泰国佛教寺庙——金刚法光寺 (Vajiradhammapadip) 在纽约西布朗斯 (West Bronx) 的179街成立, 及1979年竣工的洛杉矶泰国佛寺 (Wat Thai Los Angeles) 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寺庙纷纷创立。南传上座部寺庙都是由所属的侨民及僧人发起成立的, 为侨民及美国本土信众服务, 也有为美国本土的出家众传授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及比丘尼戒。也有不少美国信众创立禅修中心接引爱好禅修的美国民众, 为佛教在美国弘传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国汉传佛教正式传入美国也是在1960年代以后, 第一个到美国弘法的中国僧人是太虚大师, 早在1929年春, 太虚大师抵达美国大陆, 在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等各大学、学术机构说法数十次。之后又到夏威夷演讲多次。但是太虚大师只是巡回演讲, 没有成立道场。值至夏威夷虚云禅寺于1967年落成, 知定、法慧长老驻锡之后, 中国佛教在美国才算得三宝具足。随后, 在美国大陆东岸的纽约有寿冶、敏智、乐渡、浩霖、法云、妙峰、洗尘、净海等长老开疆辟土, 建寺弘法, 至现在在美国东部有100多位华人出家众, 华人佛教寺院五十多间;在西部的加州有宣化 (渡轮) 、妙镜、印海、星云、超定等老前辈开辟道场, 建寺安僧, 对中国汉传佛教在美国弘传贡献良多。

美国法界佛教总会会长恒实法师参访江西九江东林寺

藏传佛教各派系也相继在1960年代之后传到美国, 他们纷纷建立自己的中心、道场, 接引各阶层的人士, 有不少美国本土人士信奉, 但是主要传法的喇嘛、仁波切都是藏人喇嘛。

三、佛教在西方国家弘传面对的问题

佛教在西方国家, 不管是在英国还是美国, 最初都是由学者发现而产生兴趣, 然后花毕生的精力去研究, 有的 (极少数) 甚至身体力行地去出家实修。但是在西方社会, 研究佛教比专修佛法的氛围要浓。根据佛兰克·雷兹 (Frank E.Reynolds) 的统计, 美国相对活跃的佛教学者约有300余人, 其中包括专业的佛教学者, 还有因地区研究涉及佛教的专家, 主要散布在美国各大学。目前, 在美国的大学里设有相关佛学课程、佛学研究机构及颁发学位的包括有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斯坦福、芝加哥、普林斯顿、威斯康辛、夏威夷、加利福尼亚 (伯克利、洛杉矶、圣塔芭芭拉) 、亚利桑那、华盛顿、弗吉尼亚、康奈尔、纽约、西北、辛辛那提、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印第安纳大学等。美国的佛教学术研究可谓强大, 但是, 佛法的常久住世主要靠僧宝来住持, 在家信众来护持。目前, 西方各国佛教各传承派系的僧团都是靠各派系发源地的僧众和侨民来维持和护持的, 如中国 (汉传) 佛教在美国主要都是中国僧众住持, 他们都在华人社区, 服务华人, 也依靠华人来护持。南传上座部各派系也都依靠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国本部派系的僧众和侨民来维持和护持。这些僧众基本上都是在其本国出生长大, 接受本国教育, 在本国出家受戒的, 他们移民来到这个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风俗的国土, 要面对各种困难, 应对各种挑战, 清除各种障碍, 去适应新的环境, 所以, 中国佛教要走出华人社区, 进入美国主流社会, 困难重重。南传、藏传基本上也差不多。日本系佛教在美国由于历史比较早, 比南传和中国佛教的环境要好很多, 但是也缺少美国本土的僧众来住持。因为佛教要在一个国家长久住持下去, 就要融入本土文化, 更需要本土的僧团出来住持, 这在西方国家基本上很难实现。因为在西方国家, 本土人能出家真是少之又少, 不要说在西方国家, 就是在中国, 现在的出家人都越来越少了, 僧才缺乏, 是现在各传承派系佛教发展的全球性难题。是佛教常住世间面临的最大挑战。

本文摘自《法音》2018年11期

释瑞法

美国瑞光寺住持、原美国佛教联合会会长。

本公号原创文章欢迎转发朋友圈微信群

若要转载,请在后台联系小编我们

出炉了!

本文由禅基地编辑组整理,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文编辑/小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